
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的背景
世界銀行于2002年啟動了Doing Business(DB)營商環境評價項目,并在2003年到2020年期間連續發布年度《營商環境報告》。
2021年9月16日,世界銀行決定中止DB項目。
2021年10月到2022年2月組織專家編寫了新項目的《概念書》。
2022年2月8日至3月15日,以“利商環境”(Business Enabling Environment,BEE)為名,向所有世行成員國、相關智庫、民間社會組織、私營部門組織、學術專家廣泛征求意見。
2022年12月發布最終版的《概念書》。
2023年,世界銀行正式發布名為“營商環境成熟度”(Business Ready,B-READY)的新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包括《手冊與指南》與《方法論手冊》,全面公開了新項目的指標體系和數據收集方法等內容。
以下結合世行發布的上述文檔英文版(文末可下載),對B-READY體系進行簡要介紹。
B-READY評價體系的十個主題
新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仍然以企業生命周期為基礎,包括十大主題(一級指標),即:市場準入、獲取經營場所、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雇傭勞工、獲取金融服務、跨境貿易、納稅、解決商業糾紛、促進市場競爭和辦理破產。

與DB指標體系(主題)相比,B-READY評價體系的變化如下:刪除了保護中小投資者指標,增加了雇傭勞工和市場競爭兩個指標;將辦理建筑許可和登記財產兩個指標合并為獲得經營場所指標;在原來的獲得電力指標中增加了用水和網絡,并命名為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或公共設施接入)。
B-READY評價指標的構建
01
指標構建的方法
B-READY評價體系將評估重點確定為微觀經濟層面的監管框架、公共服務和辦事便利度(效率),以評估營商法規給企業帶來的監管負擔、法規質量以及向企業提供相關公共服務的情況。在辦事便利度方面,B-READY將不再采集“程序”(環節)數據,即不再直接考察辦事環節的數量,而是通過辦事時間與成本來間接衡量。

B-READY以十大主題基礎,圍繞上述三個維度設計評價指標體系。以“繳納稅費”主題為例,維度(指標集)和評價指標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除了上述三個主要維度以外,B-READY還設置了三個特殊維度,即:數字技術應用、環境可持續性和性別(女性參與)。三個特殊維度各自在部分主題及其指標設計只是部分體現,比如,公共服務是否采用了網絡服務,獲取經營場所指標評估環境許可要求,是否存在對女性開辦企業的限制等。
02
評價指標構建示例
基于以上方法,B-READY構建了龐大的多維度、多層次指標體系。B-READY評價指標體系共包括10個一級指標(主題)、30個二級指標(主題*維度)、82個三級指標、245個四級指標和798個測評點(底層指標),涉及1692個問題(其中379個問題不計分)。十個主題及其對應的各維度底層指標的數量見下表:

以“獲取經營場所”為例,此主題以三個維度為基礎設計了116個指標。
監管框架維度具體化為“產權轉讓、城市規劃、環境許可法規的質量”(包括62項指標),包括土地管理監管標準(11項指標)、對房地產租賃和所有權的限制(19項指標)、性別(1項指標)、建筑法規和環境許可的監管標準(31項指標)和建筑領域建筑許可和環境許可的爭議解決機制(3項指標)。
公共服務維度具體化為“公共服務的質量和信息透明度”(包括46項指標),包括在線服務的可用性和可靠性(20項指標)、服務的互操作性(6項指標)和信息透明度(20項指標)。
辦事便利度(效率)維度具體化為“獲得經營場所的效率”(包括8項指標),包括獲得經營場所所需的時間(4項指標)和獲得經營場所的成本(4項指標)。
指標結構與部分內容見下表:



B-READY評價體系的數據采集和計算
01
數據采集
與DB相比,B-READY的數據采集方式更為豐富。DB主要通過問卷調查專業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咨詢機構等)來采集數據,B-READY則主要采用兩種數據收集方法:專家咨詢和企業層面調查。
專家咨詢用于獲取法律類數據,B-READY專家咨詢的對象主要是私營部門專家,包括單獨執業者(例如,自雇電氣承包商或律師)和在大中小型企業工作的從業人員。
專家咨詢或企業層面調查用于獲取事實類數據。與DB采集的企業數據僅限于中小民營企業不同,B-READY則廣泛采集企業數據,既包括中小企業,也包括大型企業;既包括民營企業,又包括國有企業,還包括外資企業。關于問卷調查的數量(以中國為例),世界銀行將按照區域、企業規模、行業三個維度進行劃分,并在各維度平均隨機抽樣,全國發放約1500到2000份問卷。
02
數據計算
針對各類原始數據的計算,世界銀行項目組仍然采用前沿距離法(DTF)方法,在對異質指標進行歸一化處理后再進行加權計算,以此得出單個主題的指標得分以及單個經濟體所有主題的得分。與DB項目不同的是,B-READY項目引入了監管框架、公共服務和辦事便利度(效率)等三個維度(或稱支柱Pillar),并可以企業利益和社會利益兩個角度對指標進行組合,以便更好地將指標得分用于指導實踐。
以第一個主題(市場準入)為例,三個維度和兩個角度的關系以及指標計算如下圖所示:

B-READY的評價周期
與DB項目每年發布一次針對所有經濟體的營商環境評價報告不同,世行在《概念書》明確了新的項目執行方式,從2023年開始對世界主要經濟體分三批開展首輪評價。通過專家咨詢收集的數據將每年更新所有經濟體,但考慮到成本問題,通過企業調查獲取事實類數據時將采用交錯的方法,在2024年、2025年和2026年,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經濟體的數據將被更新,以覆蓋180個人口達到或超過10萬的經濟體。在每個報告周期中,將使用前一兩個周期的企業級數據來完成分析,并計算當前一輪企業級調查中未包括的經濟體的得分。
首輪評價將耗時三年,每年都會出一份營商環境報告。
第一份BEE報告將包括約60個經濟體的完整數據集(通過專家協商收集的數據加上通過公司一級調查收集的數據),此報告計劃于2024年4月發布。
第二份報告計劃于2025年4月發布,此報告將更新前一份報告所涵蓋的經濟體通過專家咨詢收集的數據,并將為大約60個額外經濟體提供完整的數據集(通過專家咨詢收集的數據加上通過公司一級調查收集的數據)。
第三份報告計劃于2026年4月發布,此報告將更新以前報告中所涵蓋的經濟體通過專家咨詢收集的數據,并將為大約60個經濟體提供完整的數據集(通過專家咨詢收集的數據加上通過公司一級調查收集的數據)。

中國香港屬于第一批,自2023年1月啟動,于2024年4月前發布第一份評價報告;內地和臺灣地區屬于第二批,自2023年6月啟動,于2025年4月前發布第二份評價報告;第三批將在2024年6月啟動,于2026年4月前發布所有評價報告。澳門地區不在首輪評價范圍內。
注釋
此文中的圖表均摘自世行公開發布的文檔,可在世行營商環境項目組官網https://www.worldbank.org/en/businessready下載,也可以直接通過以下鏈接免費下載文檔全文。
(1)2022年12月發布的最終版《概念書》:https://thedocs.worldbank.org/en/doc/2250b12dfe798507f7b42064378cc616-0540012022/original/BEE-Concept-Note-December-2022.pdf
(2)2023年月發布的《手冊與指南》:https://thedocs.worldbank.org/en/doc/5d79ca28ad482b1a9bc19b9c3a9c9e19-0540012023/original/B-READY-Manual-and-Guide.pdf)
(3)2023年月發布的《方法論手冊》:https://thedocs.worldbank.org/en/doc/357a611e3406288528cb1e05b3c7dfda-0540012023/original/B-READY-Methodology-Handbook.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