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評估是中國特色的風險管理制度,是黨中央為科學決策、安全發展所作的重要頂層制度設計。近日,“多元共治:社會風險評估中國化時代化”研討會暨第四屆社會風險評估與治理年會在西南政法大學召開。此次研討會由西南政法大學主辦,中國應急管理學會社會風險評估與治理工作委員會提供學術指導。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和西南政法大學中國社會穩定與危機管理研究中心承辦,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華東政法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協辦。

本次研討會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提出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精神,探索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中國化時代化的內涵、特點、意義和實踐途徑,推動風險評估工作科學化、專業化、法治化、社會化、智能化。國內10余所大學、科研機構的學者,14個省區市的風險評估機構代表,以及部分市縣政法委、信訪辦、發改委的專家,共170多人參加研討交流。會議收到論文近百篇。

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北坪主持開幕式,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長、教授周振超主持主旨發言環節。理論界與實務界的代表圍繞此次會議主題發表了主旨演講。資深風險評估專家、中國應急管理學會常務理事兼社會風險評估與治理工作委員會主任孔祥濤教授致辭,河海大學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施國慶教授等專家學者和領導進行了主題發言。
施國慶教授以“征地社會風險評估和治理體系探討”為題作大會主旨演講。他從為什么需要進行征地風險評估和治理改革、征地風險評估的法律法規依據、征地風險源以及征地風險評估中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五個方面,分析了征地社會風險評估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鄒東升教授作研討會總結,他指出社會風險評估與治理年會已經形成辨識度高、影響力大的學術研究品牌,在推動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研究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
此次研討會暨第四屆年會取得了豐碩成果,進一步加強了社會風險評估理論研究、政策制定、風險評估實務三個領域之間的交流,推動了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中的運用,促進了社會風險評估中國化時代化理論與實踐創新,為高質量服務科學決策、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作出了應有貢獻。
在三個分組研討中,共計有21位與會代表發言,就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治理的基礎理論、應用專題、案例分析與經驗等展開深入交流。

華策公司參與第一分論壇,并以《多元共治視角下社工機構參與穩評的價值與機制分析》為題進行了主題發言。發言認為,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是維護相關利益主體權益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社工機構參與穩評工作是保障穩評工作高質量開展和風險防范化解措施有效落實的重要措施。發言呼吁第三方穩評機構加強與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合作,優勢互補,共同做好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